时尚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时间:2010-12-5 17:23:32  作者:知识   来源:综合  查看:  评论:0
内容摘要:XM官网支持包括银联、支付宝、微信、电汇在内的多种入金与出金方式,大部分选项无手续费,处理速度快,为您提供极致便捷的资金存取体验。

1941年2月初,铭记缅怀日本海军“出云号”巡洋舰正停泊在上海黄浦江口。历史甲板上,先烈一位身材肥胖、铭记缅怀身着海军大将制服的历史日本将领,正目光阴鸷地凝视前方。先烈在他身后,铭记缅怀“出云号”203毫米口径的历史舰炮,虎视眈眈地瞄准着上海。先烈

这艘用甲午战争赔款建造的铭记缅怀战舰,曾是历史日本侵华战争的旗舰。照片中的先烈大角岑生不会想到,几天后,铭记缅怀他将殒命在中国南方的历史山岭间。

1941年2月5日,先烈大角岑生乘坐的飞机在斗门黄杨山坠毁,他连同其幕僚与机组成员共10人当场毙命。

大角岑生是日本侵华战争中在华毙命的最高级别将领。他的死,对日本侵略计划造成了沉重打击,预示着侵略者必亡的历史规律。

84年过去了,黄杨山依然苍翠,历史的记忆也从未褪色。

近日,本报记者与致力于搜集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证的刘昌言调研团队来到珠海斗门黄杨山,探寻坠机现场,还原大角岑生毙命真相。

左上图为大角岑生(左)在“出云”号战舰上

大角岑生其人:狂热的战争贩子

大角岑生,1876年5月1日生于日本爱知县,先后毕业于日本海军兵学校与海军大学校。他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是日本海军中极具影响力的“舰队派”代表人物。日本海军“舰队派”将美国视为假想敌,主张日军“南进”,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侵略战争。

1931至1936年间,大角岑生曾三次出任日本海军大臣。他不仅是侵华战争的策划者,更是日本“南进”政策的主要推手。他曾多次参加由希特勒、墨索里尼主持的轴心国会议,是日本军国主义集团中主张侵略中国与东南亚的狂热分子之一。

在他身上,承载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最疯狂的扩张美梦,从其坠机前一个月在华密集行程中就能看出来———

1941年初,大角以军事视察为名,飞抵中国各占领区。1月16日,他带副官松田英夫从东京羽田机场出发,先后抵达青岛、北京、张家口、天津、南京、汉口、上海、广州,还视察卢沟桥、光华门等侵华战场。

期间,他还与汪精卫多次见面,1943年出版的《男爵大角岑生传》这样记载两人会面情形,“两位巨头在交谈中感受到深厚的友谊,汪主席亲自送大将到车前,约定再次相见。”

大角岑生还先后与华北方面军最高指挥官多田骏、中国派遣军总司令西尾寿造、中国方面舰队司令官岛田繁太郎等日军高级将领会面,谋划进一步扩大侵略行动。

纵观其身亡前的行程,图谋扩大战争的野心昭然若揭。

坠机暴毙黄杨山

1941年2月5日晨,广州天河机场,大角岑生率幕僚搭乘日本海军的大型运输机“微风号”,计划飞往海南岛。此行目的极为重要——谋划日本进一步南侵太平洋与东南亚。

为此,大角岑生还携带了多份机密文件,包括《日支条约关系》、三灶岛第六航空基地位置图、三灶岛防备图等多份“军极密”文件,这些文件揭示了日本扩大侵略战争的详细计划。

飞机上随行人员包括:海军少将须贺彦次郎、海军中佐角田隆雄、海军中佐白滨荣一、副官海军大尉松田英夫、主计中佐立见忠五郎,以及4名机组人员。

据《男爵大角岑生传》记载,2月5日中午12时15分,大角一行搭乘日本海军“微风号”运输机从广州起飞,计划飞赴海南。

然而天道迢迢,注定要让这个不可一世的倭酋受到惩罚。当时的珠江口西岸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飞机迷航后闯入了广东省中山县第八区(现珠海斗门)黄杨山附近。

“轰隆”一声巨响,飞机砸在黄杨山半山腰的一处山谷中,随即燃起大火,黑烟冲天而起,大角一行10人当场毙命。这个策划了无数侵略行动的战争贩子,最终在中国南方迎来了可耻的末日。

珠海市斗门区大赤坎村村民赵买拱指认1941年2月5日的坠机地点。

年逾七旬的大赤坎村村民赵买拱,转述当年目击村民的说法,“那天上午天气有些阴沉,突然听到天上有飞机的轰鸣声,声音比平时的日军飞机更响。没过多久,就看到一架飞机冒着黑烟,摇摇晃晃地从天上掉下来。”

珠海市斗门区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梁少华向记者介绍2011年带队来到大赤坎村,寻找坠机事件目击者的过程。 

原斗门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梁少华曾多次登上黄杨山现场查看当年坠机痕迹,并多方寻访目击者。他说,当年目击这一幕的大赤坎村村民,一致认为准确地点是黄杨山脉的白鸡山牛轭岭,约海拔400米左右。当时村民第一时间赶到出事现场,坠机地点此后也被村民习惯称为“飞机痕”。

记者使用无人机抵近拍摄,当年的“飞机痕”如今已被茂密的植被覆盖,但“凹”字型的深坑依旧能辨认,可见冲击力之大。

坠机真相还原

坠机后,日军迅速派兵进入斗门大赤坎村,搜寻尸骸遗物。赵买拱说,期间日军进村挨家挨户搜寻,并以“发现中国军人军装”为由放火烧毁了数间民宅。

1941日本出版的画册上发表大角岑生等十名坠机人员在日本东本愿寺举办的葬礼。

大角岑生坠机身亡一事震惊世界。《时代》杂志在1941年第7期刊登了大角岑生的相关消息:“上周,在广东省的山腰上,一架日本海军飞机坠毁,导致魁梧的64岁海军大将男爵,日本的首席战争顾问大角岑生遇难。”

珠海地方史研究专家刘昌言为记者介绍1943年日本出版的《男爵大角岑生传》,书中记录成为还原事件的关键。

关于其坠机身亡的原因,一时众说纷纭。当时,有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媒体称,大角岑生座机是第七战区挺进第三纵队袁带下令击落的。也有人说,是日军内部的反战力量“故意撞机”。

而《广东文史资料存稿选编》一书则收入了当时《四邑民国日报》2月6日的报道,“日本男爵海军大将大角岑生等,在今天上午六时许,乘坐海军巨型飞机经中山县斗门大赤坎黄杨山时,因触山机毁人亡,尸体和文件等,现正在清点中。”据考证,这是最早报道大角岑生坠机的中国媒体。

从日本带回的《大角岑生传》。

刘昌言研究团队多方比对史料,认为《四邑民国日报》的报道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飞机故障与恶劣天气原因或是坠机主因。

1941日本出版的画册。 

梁少华也表示,大角岑生乘坐的“微风号”体型比一般的战斗机要大,“从发现飞机到下令开火,国民党军队并没有这样的火力与反应时间。”赵买拱等村民也告诉记者,有当年的目击村民说,坠机时并没有听到枪声。

穿越84年的警示

刘昌言表示,对于此事件,国统区的报刊均将其作为重大战功来宣传也确实言过其实,但另一方面,在当时艰苦的抗战环境中,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军民的抗日斗志。

值得一提的是,刘昌言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寻找真相,不仅远赴日本搜集史料,还多次前往坠机地点实地考察,采访知情人。

珠海地方史研究专家刘昌言全新视角解密大角岑生黄杨山坠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数、原因等迷雾。 

如今,当我们站在黄杨山下,透过无人机的镜头俯瞰那片被称为“飞机痕”的山地,似乎还能感受到历史的回响。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军国主义的幽灵仍在徘徊——大角岑生曾经站立过的“出云号”早已沉没,但2015年,日本重启“出云”之名,为新的直升机航母命名。这种扭曲历史的企图,从未停止。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拨开历史迷雾,追寻真相。正如刘昌言所说:“我们挖掘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历史说话,教育青少年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噬脐莫及网   sitemap